即將報考『司法特考三等監獄官或四等管理員』學弟妹---加油啦!
監獄學
林專文、陳學毅編著(保成文化出版)
第一章 監獄學導論
1. ※監獄學之意義及其研究之目的。(見林、陳P5-6, P7)
2. ※監獄學與醫學、建築學、電子學之關係(見林、陳P11-13)
第二章 犯罪矯正與刑事司法體系
1. ※犯罪矯正的意義、目的、功能(見林、陳P25-28)
2. 犯罪矯正在刑事司法體系之角色(見林、陳P30)
3. ※監獄的公共關係的意涵(見林、陳P35-36)
4. ※監獄行刑社會化(見林陳P36-37)
第三章 犯罪矯正模式
1. ※美國學者巴特拉斯之矯正模式(見林陳P43-48)
a.懲罰模式 b.矯治模式 c.正義模式
※三矯正模式比較。
2. 學者強皮恩的犯罪矯正模式提出
(1) 懲罰模式或應報模式
(2) 矯治/感化模式
(3) 醫療/治療模式
(4) 社區模式
(5) 正義模式 分別敘述(見林陳P53, 56)
3. ※美國學者馬丁森提出「矯治無效論」,但一般人認為監獄亦有具備功能及特徵,試說明(見林陳P57, 58)
監禁模式內涵,監獄任務的五項特徵(見林陳P59, 60)
第四章 監獄行刑與處遇制度
1. 各種矯正機構設置的目的及意義(見林陳P67, 69)
(1) 監獄
(2) 技能訓練所
(3) 少年矯正學校
(4) 戒治所
(5) 看守所
(6) 少年觀護所
(7) ※監獄與看守所的不同
2. ※調查分類制度的意義、優點、種類、實施程序、當前之缺失
3. ※接收調查監育的意義、功能,法務部實施現況,及接收調查監獄之困境與改進對策(見林陳P76-79)
4. ※接收調查監獄與一般監獄調查分類之比較(見林陳P79-80)
5. ※假釋制度之意義、性質及功用(優點)及種類(見林陳P84-86)
6. ※當前我國假釋制度之缺失及改進對策(見林陳P89, 92)
7. ※何謂「善時制度」,試說明「假釋制度與善時制度」之差異
(見林陳P93-94)
8. 我國矯正機關未來作業制度、發展方向(見林陳P103-105)
9. ※監禁制度分獨居、雜居監禁二種,試說明之並比較優缺點
(見林陳P105, 109)
10. ※近代各國監獄制度之規圭臬,試說明賓州制、奧本制度及監獄倉儲化(見林陳P105, 106)
11. ※返家探視制度之意義功用及種類(見林陳P109-111)
12. ※與眷同住制度之意義、目的、法令(見林陳P111, 112)
13. ※矯正機關當局對於受刑人,性問題之解決措施(見林陳P112)
14. ※矯正機關接見制度之意義、功能及型態(見林陳P113, 114)
15. ※矯正機關通信制度之意義及方式(見林陳P114, 115)
16. ※矯正機關外出制度之意義、目的、類別及我國目前之規定
(見林陳P115-118)
第五章 監獄的社會與次級文化剖析
1. ※試說明「監獄社會定義」特徵及在犯罪矯治上之重要意義(見林陳P125-127)
2. ※美國學者之研究分析,監獄文化之形成,可分
(1) 剝奪模式
(2) 輸入模式
(3) 順從模式
試說明之
3. ※美國學者賽克斯研究發現出入監受刑人的五大痛苦與舒緩政策(見林陳P127, 129)
4. ※試說明受刑人監獄化之徵候與防制對策
(1) 監獄化之意義
(2) 監獄化之特徵
(3) 監獄化之影響
(4) 防止形成監獄化人格之對策
(見林陳P131, 134)
5. ※監獄暴行之影響,擁擠之影響,幫會之影響,試說明之
(見林陳P135, 137)
6. ※美國學者分類,受刑人適應監獄生活之型態及女性受刑人適應監獄生活之型態(見林陳P138, 139)
7. ※防止矯正機關受刑人地下活動之預防對策(見林陳P144, 145)
8. ※防止矯正機關受刑人腐蝕矯治成效與對策(見林陳P145-146)
第六章 監獄戒護事故成因與預防對策
1. 監獄戒護事故之意義、發生原因、及防範對策(見林陳P151-153)
2. ※監獄脫逃事故之意義與原因及防範對策(見林陳P153-157)
3. ※矯正機關收容人自殺成因及防止對策(見林陳P158, 160, 161)
4. ※矯正機關收容人暴行事故成因與防範對策
(1) 暴行事故的意義(見林陳P162)
(2) 暴行事故的成因(見林陳P163, 164)
(3) 暴行發生理論(見林陳P164, 166)
(4) 暴行之影響(見林陳P167, 168)
(5) 暴行之預防(見林陳P168, 169)
5. ※矯正機關暴動事故成因與防範對策
(1) 矯正機關暴動之意義(見林陳P169)
(2) 矯正機關收容人暴動事故的防範對策(見林陳P172-173)
第七章 特殊受刑人處遇
1. ※女性受刑人處遇對策
(1) ※女性與男性受刑人在監服刑生活適應之差異(見林陳P182)
(2) ※女性及男性受刑人在監服刑生活適應與角色扮演
(見林陳P182-183)
(3) ※女性受刑人生活適應處遇對策(見林陳P184-185)
2. ※再犯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1) 累再犯定義(見林陳P186)
(2) 舒緩累再犯之對策(見林陳P188, 190)
3. ※性侵害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1) 性侵害犯罪人之類型(見林陳P196-197)
(2) 性侵害犯罪人之犯罪原因(見林陳P197-198)
(3) 性侵害犯罪的處遇對策-認知行為療法(見林陳P198, 199)
(4) 性侵害犯罪人的處遇困境(見林陳P199-120)
(5) 性侵害犯罪人的處遇對策(見林陳P200, 201)
4. ※幫派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1) 幫派定義與類型(見林陳P203-204)
(2) 幫派受刑人之處遇對策(見林陳P205-206)
5. ※身心障礙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1) 身心障礙受刑人之定義(見林陳P206, 207)
(2) 身心障礙受刑人之入監罪名(見林陳P207)
(3) 身心障礙受刑人之處遇困境(見林陳P207, 208)
(4) 身心障礙受刑人之處遇對策(見林陳P208, 209)
6. ※愛滋病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1) 愛滋病受刑人定義(見林陳P209)
(2) 愛滋病專責監獄(見林陳P210)
(3) 愛滋病受刑人處遇困境(見林陳P210, 211)
(4) 愛滋病受刑人處遇對策(見林陳P211, 212)
7. ※慢性精神病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1) 慢性精神病受刑人常見管教問題(見林陳P213)
(2) 慢性精神病受刑人處遇對策(見林陳P213-214)
8. ※智能障礙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1) 智能障礙受刑人常見之管教問題(見林陳P214-215)
(2) 智能障礙受刑人之處遇對策(見林陳P215)
第八章 毒品犯與當前毒品政策
1. 毒品犯戒治理論(見林陳P223-224)
(1) 道德模式
(2) 疾病/醫療模式
(3) 自療模式
(4) 整合/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2. 試說明台灣明德戒毒村模式(見林陳P231)
(1) 毒品犯定位(見林陳P231)
(2) 戒治課程內容(見林陳P231)
(3) 戒治輔導流程(見林陳P231)
(4) 國內外戒治模式綜合分析(見林陳P232)
3. ※法務部設立戒治所之原因(見林陳P235-236)
(1) 現行政府戒毒機構(見林陳P237, 238)
a.觀察勒戒所 b.戒治所
(2) 毒品藥癮減害計畫(見林陳P239, 241)
a.意義
b.理論基礎
c.核心假設、原則與價值
(3) 重要毒品犯處遇對策(見林陳P244-246)
第九章 少年犯罪矯正之挑戰與發展、趨勢
1. ※當前少年犯罪矯正之挑戰(見林陳P257-258)
(1) 機構化烙印之標籤不易剔除
(2) 監獄化之負面影響
(3) 不良友伴之惡習傳染影響
(4) 少年之人格、價值觀與行為並不易改變
2. ※前少年犯罪矯正四大動向(見林陳P258, 260)
美國犯罪學家費肯諾爾之研究,提出當前少年犯罪矯正有四大動向,簡稱四D
(1) 轉向
(2) 除罪化
(3) 非機構化
(4) 適法程序
3. 當前少年機構性矯正轉向社區矯正之原因(見林陳P264)
4. ※少年矯正學校與少年輔育院之比較(見林陳P266-267)
5. 少年矯正學校面臨困境及未來展望(見林陳P267, 268)
第十章 監獄領導統御與管理模式
1. ※矯正機關成功領導者的共同特徵(見林陳P273, 274)
(1) 注重機關的終極目標而非過程
(2) 矯正機關文化以戒護安全為中心
(3) 常採用走動式的管理方法
(4) 具備良好公共形象與人際關係
(5) 從事長程性的改革
2. 矯正機關經營管理的成功關鍵(見林陳P274-276)
(1) 計畫
(2) 預算與資源分配
(3) 決策模式
(4) 組織監督控管
3.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刑罰學者狄流爾出版「管理監獄」一書中,提出監獄管理型態分類三種模式(見林陳P277-281)
(1) 德州推馴模式
(2) 密西根州責任模式
(3) 加州共識模式
※三種模式之比較(見林陳P281-282)
第十一章 受刑人的基本權利與救濟
1. ※敘述我國矯正機關受刑人現況基本權利(見林陳P290-294)
(1) 信仰宗教信仰權利
(2) 接觸新聞媒體權利
(3) 維護健康權利
(4) 不受酷刑或其他不人道處分之權利
(5) 申訴權
(6) 接觸法庭與律師之權利
(7) 受安全保護之權利
(8) 與家屬親友保持聯繫之權利
(9) 財產權
(10) 參與矯正處遇計畫之權利
2. ※受刑人基本權利之救濟途徑(見林陳P296-299)
(1) 現行救濟途徑
a.申訴制度
b.法令規定
c.申訴事件處理流程
(2) 未來改進方向
a.現行實務作法
b.中程改進方向
c.長程改進方向
d.准許司法救濟
第十二章 社區處遇制度
1. ※社區處遇之意義與理論基礎(見林陳P323-324)
(1) 意義
(2) 理論基礎
(3) 支持實施四大理由
2. ※社區處遇之目標(見林陳P325-326)
(1) 再整合
(2) 社區防衛
(3) 緩和刑罰嚴厲
(4) 符合經濟原則
3. ※社區處遇織型態
美國學者克利爾與寇爾的觀點依對犯罪人之控制的鬆嚴程度將社區處遇之型態分三類(見林陳P326-334)
(1) 監督方案
(2) 居住方案
(3) 釋放方案
(4) 觀護處遇
(5) 社區監督與控制方案
4. ※社區處遇之優缺點與未來趨勢(見林陳P337-339)
5. ※我國當前設處遇制度之探討(見林陳P342-350)
(1) 實施緩起訴制度(見林陳P342, 343)
(2) 充實緩刑制度內涵(見林陳P343, 344)
(3) 性侵害犯罪人社會處遇內涵(見林陳P344-346)
(4) 實施社會勞動制度(見林陳P346, 350)
第十三章 矯正機關受刑人擁擠之原因與對策
1. ※受刑人擁擠的原因(見林陳P356, 358)
(1) 人口結構因素之影響
(2) 犯罪率之升高
(3) 刑事政策之影響
(4) 刑事司法體系強力辦案
2. ※矯正機關受刑人擁擠對矯正工作之衝擊(見林陳P359-360)
(1) 政府增加鉅額預算興建監獄
(2) 增加矯正管教人員工作負擔與壓力
(3) 影響收容人應有之各項生活基本權益
(4) 造成收容人暴力行為之增加
(5) 政府必須採行之權宜措施以緩解擁擠壓力
3. ※緩解受刑人擁擠之策略(見林陳P361, 363)
(1) 新建、擴建監院所
(2) 選擇性監禁
(3) 減少監禁之人口
(4) 人口敏感流通控制策略
(5) 矯正機關行政作為
第十四章 矯正機構民營化
1. 矯正機構民營化之定義與型態(見林陳P367, 368)
2. 矯正機構民營化之興起原因與效益(見林陳P368, 370)
3. 矯正機構民營化之缺點與限制(見林陳P370-372)
4. 矯正機構民營化之可行性評估(見林陳P372-375)
第十五章 兩極化與重型化形式矯正政策發展
1. 兩極化刑事政策之理論依據(見林陳P381-382)
(1) 嚴格刑事政策之理論依據
(2) 寬鬆刑事政策之理論依據
第十六章 犯罪矯正發展趨勢
1. ※當前獄改存在之挑戰與解決之道(見林陳P399-400)
(1) 當前獄政存在之挑戰
(2) 改進建議
2. 從刑事處分方面談犯罪矯正之發展趨勢(見林陳P400, 403)
3. 嚴密之分監管理體系,設置超高度安全管理監獄(見林陳P404, 405)
4. 廣泛運用區域管理制度(見林陳P407)
5. 內觀法(見林陳P410)
6. 犯罪矯正未來觀點(見林陳P411-412)
留言列表